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检测项目 > 其他
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检测

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检测

发布时间:2025-04-21 12:50:01 更新时间:2025-04-20 12:50:28

中析研究所涉及专项的性能实验室,在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检测服务领域已有多年经验,可出具CMA和CNAS资质,拥有规范的工程师团队。中析研究所始终以科学研究为主,以客户为中心,在严格的程序下开展检测分析工作,为客户提供检测、分析、还原等一站式服务,检测报告可通过一键扫描查询真伪。

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检测的重要性

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,动力蓄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“心脏”,其性能、安全性和可靠性直接决定了整车的续航能力、使用寿命及用户安全。在电池技术不断迭代的背景下,动力蓄电池检测成为保障产品质量、降低安全隐患的核心环节。通过系统性检测,能够评估电池在极端工况下的耐受性、循环寿命衰减规律以及热失控风险,从而满足国家标准、行业规范及用户对高安全性的需求。

动力蓄电池检测核心项目

动力蓄电池检测涵盖多维度指标,主要包含以下五大类项目:

1. 电性能测试:包括容量测试、内阻测试、充放电效率、倍率特性及自放电率分析,评估电池在不同温度、电流下的输出能力。

2. 安全性能测试:涉及过充/过放、短路、针刺、挤压、热冲击等极端条件下的安全表现,模拟实际使用中可能发生的机械滥用或环境异常。

3. 环境适应性测试:验证电池在高低温、湿度变化、振动、盐雾等复杂环境中的稳定性和耐久性,确保全气候条件下的可靠运行。

4. 寿命测试:通过循环充放电实验,分析容量衰减率、能量效率变化及老化机制,预测电池使用寿命。

5. 一致性测试:针对电池模组或系统的单体一致性,评估电压、内阻、容量等参数的匹配度,减少因差异导致的性能损失。

主流检测方法及技术手段

针对不同检测项目,采用多样化的实验方法:

电性能测试:通过高精度充放电测试系统(如Arbin、Digatron)模拟实际工况,记录电压、电流、温度等动态数据。

安全测试:使用针刺机模拟电池内部短路,万能试验机执行机械挤压,并配合热箱进行热扩散实验,同步监测热失控触发条件。

环境测试:利用恒温恒湿箱、振动台、盐雾箱等设备,按标准程序进行加速老化或极端环境模拟。

无损检测技术:X射线成像(X-ray)、超声波检测用于内部结构分析,红外热成像技术实时监控充放电过程中的温度分布。

国内外检测标准体系

动力蓄电池检测需遵循严格的国际与国家标准:

中国标准: - GB 38031-2020《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》:强制规定热失控报警、热扩散防护等安全指标。 - GB/T 31484-2015:规范循环寿命及容量保持率的测试方法。 - GB/T 31486-2015:明确电性能测试要求。

国际标准: - UNECE R100:欧盟电动汽车电池安全认证核心标准。 - ISO 12405-4:国际通用的动力电池测试指南。 - UL 2580:北美市场准入的关键安全认证标准。

行业规范:部分车企(如Tesla、BYD)制定更严苛的企业级测试标准,涵盖快充耐久性、碰撞后安全评估等场景。

结语

动力蓄电池检测是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。随着固态电池、钠离子电池等新型技术的应用,检测方法与标准将持续迭代,进一步强化电池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控与性能优化。未来,智能化检测设备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融合,将助力实现更高效的电池质量追溯与健康状态预测。

检测资质
CMA认证

CMA认证

CNAS认证

CNAS认证

合作客户
长安大学
中科院
北京航空航天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